卫生条件差、收费高,食品、消防安全存在隐患
郑州市政协委员呼吁:午托业亟待“有人管”
“如果没有午托部,我的工作、生活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!”在河南省省直某事业单位工作的王女士和丈夫工作都很忙,父母又都不在身边,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使她面临着巨大的难题:中午吃饭、午休时她不可能从单位赶回来。学校门口的午托部正好解了她的燃眉之急。“儿子班上的大多数同学也都上了午托部。”
虽然解决了实际困难,王女士却难掩担忧:目前午托部仍不是很规范,很多都没有营业执照。对于孩子的照顾多为口头承诺,无法签协议,一旦发生意外,午托部无法承担民事责任。
王女士的担忧也是郑州市政协委员潘道荣所关注的。据潘道荣了解,郑州市的午托业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,主要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上下学接送、午饭、午休及课后作业辅导等服务,解决了部分学生家长中午无暇顾及孩子的实际困难。因市场需求旺盛,发展非常迅速。
然而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。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法规,几间房子、一两个老师、若干床铺就成了午托部,其中合法注册的极少,且多数存在着卫生条件差、收费高、炊事人员无健康证等问题,食品、消防安全存在隐患。为此,潘道荣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,向郑州市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提交了《关于午托亟须进一步规范管理的建议》的提案。建议在中小学校建立学生食堂,午餐由有资质的企业配送;午托部应到工商、教育、卫生、消防等部门注册备案;午托部的老师、厨师应有教师证、健康证等。该提案被郑州市政协定为今年的重点提案,由市教育局、市民政局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、市卫生局承办。
日前,郑州市政协从各承办单位的答复中了解到,虽然这些单位都为此开展了一些工作,但由于主管部门不明,没有相关的法规或政策来规范与监管,无法进行有效监管。
午托业事关许多孩子的健康成长,委员和家长们的担忧仍然无法消除。
为此,多位市政协委员在近日召开的提案办理座谈会上进一步建议,国家和地方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、法规、条例及政策,明确管理主体,使午托部的相关事务有法可依。同时,教育、工商、卫生、民政、公安等相关政府部门应共同研究并出台管理办法。在相关政策出台前,市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市800多家午托部进行拉网式检查,并形成制度,排除不安全隐患,确保午托部学生安全。